张家口康保新闻>>经济民生>>

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常珍 “京凤还巢”

2020-07-24 17:21:04 来源:河北新闻网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河北新闻网讯(宋秉旺)嫁入朝阳成“凤凰”,“京凤”还巢展翅翔。上世纪80年代,她从河北省西北部坝上高原康保县农村走进北京朝阳区,从20多岁起开始从事蔬菜种植和营销,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一名优秀民营企业家,连续五年被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授予“巾帼先锋奖”。2018年在康保建立有机蔬菜种植基地,开辟了科技扶贫、消费扶贫的新天地,被康保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第二届最美康保人”。她,就是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常珍。

她“走出来”带富乡亲

郝常珍,1958年2月出生于康保县芦家营乡二台村,1980年5月出嫁到朝阳区崔各庄乡黑桥村。从康保农村到北京郊区,尽管农民身份未变,但贫瘠土地却变成了肥沃土地,使这位勤劳朴实的农家女大有用武之地。

1985年,她承包了黑桥村68亩土地,开始经营她自己喜欢的蔬菜种植事业。2007年她又承包了200亩地,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68亩。由于规模种菜人手不够,她就回康保老家招来40多人种菜,现在公司有员工600多人,康保占有400多人。

郝常珍带他们“走出来”,逐步走上了致富路。2020年1月4日,我们康保电视台“外宣组”在顺义有机蔬菜基地采访时,就遇到了不少来自家乡的“菜农”。芦家营乡贾家营村李树芳说:“俺们老板郝常珍1985年种菜,她回老家招人我就跟她来了,好几十个人都在这儿干活。俺们村里经济来源不好,就是靠天吃饭,来这儿打工能挣现钱,有固定的收入。”满德堂乡台路沟村段荣说:“我是1998年来的,我也干了20来年了,在这儿管吃管住,干活挺顺心。”

这里打工顺心,源于收获颇丰。我们在顺义基地还遇到了一位男员工,他是芦家营乡倪伙房村人,1985年刚18岁就被郝常珍“带出来”种菜,不仅在北京成家立业,而且进入了公司“管理层”。同事说他“张家口有两套楼房!”他笑着说:“我买得早,不贵!”

“走出来”拥有“菜富”,“ 干起来”蛮有信心。我们走进有机蔬菜加工车间,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分检各种蔬菜。董事长郝常珍介绍,这是走进超市的最后一道工序,我们对每一个品种、每一盒包装检测都很严格。永顺华有机蔬菜加工车间13个,各类蔬菜都集中到车间里检测、加工、包装,然后运往北京各大超市。永顺华的“菜园子”,丰富了北京的“菜篮子”,带富了康保的乡亲们。

她“富起来”不忘初心

郝常珍是来自坝上的农家女,习惯于种植大田作物,初来乍到,对于种菜一窍不通。然而,她是一位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女强人。开始,凭着农民热爱土地、热爱劳动的一种本能,虚心请教,干中学习,不怕吃苦,勇于探索,逐渐成了种植蔬菜的行家里手。

2001年,她和丈夫唐彦华创建了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,按照现代都市农业生产规范要求,以“发展绿色有机蔬菜”为主题,以“带动农户共同致富”为宗旨,大力发展现代化高标准有机蔬菜种植。

2006年春,郝常珍带领黑桥村30多名姐妹去山东寿光参观学习。回来后收购68栋旧温室,将这些旧温室改建,新建41栋新型日光温室,在市场上打出了品牌,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。

2007年,郝常珍研究示范新型日光温室,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农户,无偿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,并为农户提供销售服务,带动全村40户走上致富道路。

2008年4月,郝常珍参加了由北京市妇联、北京市“双学双比”竞赛协调小组组织的“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女带头人培训班”。她被“农民专业合作社”这个新名词所感染,便组织成立了黑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。当年合作社出售蔬菜100万公斤,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,利润60余万元,户均蔬菜收入达3万元。

2009年,郝常珍开始试验无土栽培芽苗菜,为专业合作社搭建了发展平台,帮助解决了村里44户的就业问题,户均增收7000多元。

郝常珍组建的合作社被北京市妇联命名为“双学双比”活动示范基地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确定为“巾帼农业科技”示范基地,并被北京市农委评为“京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单位”。同时,郝常珍获得“北京市优秀农村科技协调员”、北京市“巾帼创业明星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荣誉称号。

她“富起来”后,既造福了百姓、又壮大了企业,成为朝阳区从事有机蔬菜生产、加工、配送及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。公司成立当年就取得了有机蔬菜产品认证,开始了永顺华的超市专柜经营,从第一家“普尔斯马特超市”做起,目前覆盖京城150余家商场、超市,销售额达6000万元。

2018年10月公司总部迁至顺义区北务镇,基地总面积4216亩,种植面积1216亩,其中顺义有机蔬菜基地面积100亩,延庆有机蔬菜基地面积267亩,康保有机蔬菜基地面积315亩,无公害及绿色蔬菜基地面积415亩。此外,京郊区县合作基地面积1500亩,周边省市基地面积1500亩,已成为顺义区农业产销一体化重点企业。

她“返回来”助力脱贫

郝常珍回到家乡,看到老乡们种植的大白菜、圆白菜,由于不值钱烂到地里的情景感到心疼,便产生了在家乡建立蔬菜种植基地的想法。郝常珍说:“我把这个技术带回康保,让咱们家乡人学会了技术,让他们自己有挣钱的能力,跟着我一起富起来。”

2018年,郝常珍经过实地考察,决定在二号卜乡戈家坊村,投资兴建北京市知名女企业家、知名专家有机蔬菜产业扶贫培训示范基地。占地面积145亩,建设日光温室1栋、大棚50栋,办公及生产配套设施、培训教室等,总计投资1800余万元,注册成立康保县常珍蔬菜种植有限公司,助力家乡人民脱贫致富。2019年春季开始试种生产,种植豆类、茄果类、瓜类、叶菜类、苗菜类、根茎类51个品种,全部试种成功。从此,让贫瘠的土地有了新产业,托起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!

“京凤”还“巢”,带富乡亲。郝常珍不仅把成熟的技术带回来,更难能可贵的是“返回来”助力脱贫,带富了一批乡亲。一年来,以室内培训加田间实训的形式,多次开办现代农业专题技术培训,有效解决了周边乡村贫困户劳动就业问题。为给贫困劳动力提供便利条件,公司建立“长期用工”和“临时用工”平台。戈家坊村民郭田英是建档立卡户,她满意地说:“我是公益岗,下午来基地打扫卫生一小时给20块钱。”村民杨春梅乐呵呵地说:“我在基地是长期工,一个月3000多块钱,中午管一顿饭,还给上保险。”据悉,2019年当地村民在有机蔬菜基地打工550余人次,人均增收1000—20000元。

公司总经理张瑛表示,康保昼夜温差大、光照时间长,有机蔬菜的口感和品质要高于平原地区,在北京一些超市很受欢迎。2020年计划安排种植81个品种,扩大规模、叫响品牌,带动更多的康保贫困农户富起来。

来源:河北新闻网
责任编辑:郭薇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