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康保新闻>>时政要闻>>

幸福生活,感恩有“你”看看康保县谷丰村贫困学生怎么说

2020-08-24 18:07:19 来源:河北康保融媒体中心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斩断贫困“代际传递”靠教育,走好人生路、活出精彩靠自己。发奋学习、立志成才、奉献祖国成为谷丰村贫困大中专生的一致心声。

8月23日,一场特殊的贫困学生救助仪式在谷丰村举行。26名学生分享了近3万元的救助金。与往常不同的是,这些贫困学生不能简单的凭相关证件就可以拿到救助金,而是要结合实际讲好脱贫故事、参加“脱贫成效怎么样,我来说说心里话”主题征文才有资格获得相应“奖金”,而不是大家认为的“救助金”。

一次普通的贫困学生救助爱心行动,却成了全村贫困学生讲述脱贫成效、讲述乡村变化、讲述奋发进取的感恩之旅、思乡之旅、立志之旅。

从2020年8月10日至8月18日,河北机场管理集团谷丰村工作队面向贫困高中生、大中专在校生启动“讲好脱贫故事 铭记党的恩情”——“脱贫成效怎么样 我来说说心里话”主题征文活动,希望学生们从自己的视角讲述脱贫故事,以自己的经历记录脱贫足迹,在时光变迁中看进步看发展,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,激励自己立志笃学成才。同时组织这些很少回家的学生们回村看一看、逛一逛,找回儿时记忆,留住乡情乡愁。这种爱心公益行为把“救助”变成了“奖励”,把单向行为变成了“双向融入”,无疑创新了形式,丰富了内容。

“奖励和救助这两个性质差别太大了。我们参加活动获得奖励有意义,被动接受其实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压力!”今年21岁的郭晓倩,正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就读,她喜欢这种有内容的“救助”活动,不但自己写了作文,还动员弟弟参加,请假回村参加颁奖。

“我们能参与进来,写写自己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,村庄有哪些变化,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激励。”李娇娇,正在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读书,听说工作队有这个想法非常支持,主动帮建“谷丰村学生群”,第一个写完作文交给了河北机场集团驻村第一书记杨兰军。

2020年对中华民族而言,意义非凡。这一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。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奉献者、见证者、受益者。脱贫攻坚成效怎么样?贫困学生怎么看?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一群体的真实记录吧!

“现在与过去同样都思考下顿吃什么,却有着不同样的心境。以前每天想着吃什么,是因为家里没吃的,不知道用什么来填饱肚子;现在想着吃什么,是因为食物多种多样,不知道该吃什么。”李娇娇。

“住宿费免了,除了自己的必需品没有花一分钱,每个学期都会提供一次助学金。”“爷爷奶奶身体不好,妈妈前两年身体也检查出一些问题,这为我们本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,但是因为国家资助,每次花的钱都可以报销好多,还有生活补贴,不得不说,精准扶贫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莫大帮助。”田雪娇,正上高中的她在稿纸上这样娓娓道来。

“我现在可以上大学,去接受更好的教育,离不开国家的扶贫政策,我不用交昂贵的学费和住宿费,每年可以拿到补助金……不用因为学费而发愁。”21岁的杨愫悦正在河北工程大学就读,同样感触颇深。

“逢年过节回老家,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新变化——危房改造了,道路变宽了,还建了小花园、小果园、小菜院、公用厕所……总之随着光阴的逝去,每一处都在悄悄发生着改变,蓦然回首就会为此惊叹不已。”田雪慧,一个16岁、刚上高中的女孩用自己童真的笔抒写着自己的感触。

脱贫成效怎么样,贫困群体中的受惠群体最有发言权。说一千道一万,生活改善是根本。谷丰村的学生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、真实感受描绘出了近年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。这是谷丰村脱贫成效的缩影,身在其中,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、欢欣鼓舞。

礼赞新时代,奋进新征程。每一位获奖者在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,无不表达了感恩党、感恩社会、走好人生路的愿望。

“家里不愁吃不愁穿过上了幸福生活。人人笑开颜、乐的合不了嘴。在拔掉穷根摆脱贫困的路上赶上了好时代。感谢共产党!感谢工作队!”17岁的卞丽丽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感情。

“月是故乡明,人是故乡亲。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哺育和培养,离不开父母的照顾,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有‘你’——伟大的党。”郭晓倩在作文结尾这样抒发着自己的心声。她在谈起征文活动感受时说:“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是含着金钥匙还是活在农村,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,那就是不负韶华,努力向上。”郭晓倩这样展望自己的未来人生。

“说不尽,道不完,家乡变化之大让人感慨万千。看到家乡正沐浴在改革发展的春风里,不知如何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,对祖国的热爱,只想说一句: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,为家乡这片热土续写新的华章!”14岁的王艳琦表达着自己的心愿。

驻村第一书记杨兰军告诉我,他在村帮扶两年半多了,但今天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和学生面对面交流,如果不是这次活动,常年在外的这些学生们不可能相聚相逢。在和我们的交流中,杨兰军一直说,获奖学生应当回村领奖,就是希望学生们能亲自感受村庄近年来的变化,多看一下长辈,多找些儿时记忆,给自己的心田增添些牵挂,记住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,无论走到哪儿都别忘了你来自哪儿。

幸福生活等不来,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。贫困学生一定要坚定信念跟党走,立志笃学才能成才,将来才有机会报效国家,建设家乡,这是谷丰村贫困学生的共同心声。

来源:河北康保融媒体中心
责任编辑:郭薇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