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口康保新闻>>中国遗鸥之乡>>

贾婧:让歌声伴着遗鸥飞翔

2019-05-27 16:10:00 来源:张家口晚报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“蔚蓝色的穹顶下,草原之眼静静镶嵌,圣洁的遗鸥飞过,飞过我苍茫的家园……” 几个月前,这首《遗鸥起飞的地方》不仅亮相央视新闻频道, 并在网络上迅速蹿红。 飞翔在康保县康巴诺尔湖上空的濒危候鸟———遗鸥, 也让演唱者贾婧走进了公众的视野。 作为土生土长的康保人,贾婧觉得,如今坝上人愈发地感受到了生态改善所带来的新机遇, 她只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, 将这种喜人的变化表达出来, 也希望通过这首歌曲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风物之美。

天赋带来好机遇

如今, 毕业于北京音乐学院的贾婧已经在业界闯出了名气。北京鸟巢“群星演唱会”、云南省民族春晚、 张北草原音乐节等各类颇具影响力的舞台上,都留下了她的身影。那标志性的高音, 总会把现场的气氛瞬间引爆, 她也因此被很多观众贴上了“实力唱将”的标签。一些同行还羡慕地说, 贾婧天生有一副好嗓子。而她却觉得,自己嗓音上的特质离不开生活的磨练, 离不开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。

贾婧出生于康保县李家地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 父母靠种菜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。由于条件所限, 小时候播放歌曲的收音机成为了她最初的音乐启蒙老师。

进入小学后, 贾婧活泼开朗的性格颇受老师喜欢。那年,乡里举办庆“六一”歌曲比赛,老师希望贾婧能锻炼一下,便给她报了名。可谁承想,贾婧凭借着一副与生俱来的好嗓子,无论是耳熟能详的儿歌, 还是当时流行的电视剧主题曲,她都能轻松驾驭。 一路晋级决赛的贾婧最终为学校赢得了冠军奖杯。此后,显露出音乐天分的她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文艺演出, 成了十里八村家喻户晓的“百灵鸟”。

虽然歌唱得不错, 但贾婧从没有想过吃音乐这碗饭。 直到上初中时, 一位老师点播她说:“你的嗓音条件不错, 可以报考音乐学校。 ” 贾婧才意识到,应正视自己的特长,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。

1999年,带着家人的寄托,带着对音乐的渴望,14岁的贾婧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集宁艺校组织的考试, 并不负众望顺利通过, 成为了声乐系的一名新生。 独自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, 贾婧努力适应着这里的一切, 也正式开启了追求音乐艺术的旅程。

学校浓郁的艺术氛围无时无刻不感染着豆蔻之年的贾婧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她越发地感受到, 天资仅仅是学好这门艺术的敲门砖。为了不落人后,自知基础薄弱的她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时间, 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专业上。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的练习, 对于一些让很多同学挠头的歌曲, 贾婧却似乎已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, 一张嘴就能唱出来。 虽然那时的生活艰苦而枯燥, 但贾婧至今想来却是快乐而充实的。

草原上的“轻骑兵”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3年的刻苦学习, 换来了贾婧专业上的突飞猛进。毕业那年,她怀着一颗火热的心, 参加了乌兰牧骑的招聘考试, 并从几十人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一名文艺骑兵。

乌兰牧骑, 翻译成汉语是“红色的嫩芽”的意思,是指一支常年活跃在草原上的红色文艺工作队。 60多年前,考虑到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、 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等情况,为了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,一支装备轻便、流动性强、人员一专多能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在苏尼特右旗应运而生。他们以蓝天为幕布,以大地为舞台, 用歌声和舞蹈把党的关怀送到草原深处, 深受农牧民的欢迎。

虽然时代不同了,但乌兰牧骑的初衷并未改变。相比于过去的两轮车、煤油灯、留声机,贾婧所在的文艺队演出条件自然好了很多。 但是遇到下雪天,皮卡车无法行进时,贾婧和队友不止一次踏着没膝深的雪,步行几里甚至几十里赶往目的地。到达牧民家时,贾婧的手脚往往已冻得没了知觉。而乌兰牧骑的使命就是给牧民带来欢乐, 稍作休整后,队员们便振作精神,在农舍的空地上, 在蒙古包旁开始演出。 当贾婧唱起蒙族歌曲时,围坐在一旁的牧民总会高兴地加入进来,又唱又跳的样子顿时驱散了她身上的寒意。没有华丽的服装,没有精美的舞台,但在广袤的大草原上,在与牧民的载歌载舞中,使贾婧的音色中多了几分粗犷而清澈的味道。

贾婧对于专业依旧充满了旺盛的求知欲。 为了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, 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大的舞台。一番权衡之后,2008年, 在母亲的支持下,贾婧结束了乌兰牧骑的生活,考入北京音乐学院继续深造。 然而光一年的学费、 住宿费就需要20000多元, 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着实难以承受,实在筹措不开,父母就硬着头皮到亲戚家借钱。 贾婧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, 流淌着乌兰牧骑血液的她便铆足了劲儿加倍努力, 终于成为了年级中的佼佼者。

与草原精灵结缘

谁也不会想到, 专业成绩优异的贾婧毕业后并没有立即开启自己的歌唱事业, 而是选择了结婚,回归家庭。直到2015年,央视综艺频道开办了《越战越勇》的栏目,一位大学导师觉得贾婧应该试试,便推荐了她。但接到节目组通知时已是几个月之后,此时贾婧已怀有身孕。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, 节目组并没有安排她演唱高难度的歌曲。 虽然贾婧没有晋级到下一轮, 但这次经历却重新燃起了她对歌唱的热情。 成为了一名母亲后,贾婧遵从内心的想法,没有再选择相夫教子的生活,而是开始辗转于各大舞台,用标志性的高音征服了很多观众,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。

2018年, 贾婧在圈子里已小有名气,但总是演唱他人的成名曲,没有一首属于自己的代表作开始困扰着她。 正在这时,几位家乡的创作者找到了她。

在康保县这片土地上有很多独特的东西, 比如肉石、遗鸥、 高原野花等。 家乡的郭向年、张宝、孟如河等人希望将其中一种作为切入点, 创作一首歌曲, 把康保的风土人情介绍给更多的人。一番比较之后,他们选择了遗鸥。遗鸥作为候鸟,每年都会飞临到康保县, 翱翔于康巴诺尔湖上空的遗鸥就像草原上的精灵,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欢乐, 它足以成为家乡的形象大使。 于是在几人的共同努力下,融入了草原音乐、康保二人台元素的歌曲 《遗鸥起飞的地方》应运而生。而究竟由谁来演唱呢? 他们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本土歌手贾婧身上。

歌曲很快录制完成, 之后为了便于推广, 在热心人士的协助下, 这首歌曲又被拍摄成散发着浓郁家乡味道的MV。《遗鸥起飞的地方》被发布到微信平台上后, 点击量迅速突破了10万。更令贾婧意想不到的是, 去年7月, 在康保县举办“中国·康保遗鸥保护摄影周”活动期间, 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四场直播, 还播放了由她演唱的《遗鸥起飞的地方》,使更多观众了解了康巴诺尔湖上空的濒危候鸟———遗鸥。同时,贾婧也被康保县聘为遗鸥形象大使、保护代言人。

如今站在康保街头,经常能听到贾婧演唱的《遗鸥起飞的地方》,这种被家乡人的认同感,让贾婧备受鼓舞。意犹未尽的她又开始筹划新的作品,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独特的魅力。(记者赵晓刚)

来源:张家口晚报
责任编辑:郭薇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
相关新闻
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